“品味浙水遗韵 探秘水旅精品” 大学生水文化主题研学活动方案

发布者:岳法家发布时间:2023-06-12浏览次数:949

一、研究活动的背景与目的

水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也是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强调要把水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浙江因水而生、因水而兴,治水实践丰富,水文化积淀深厚,发掘好、保护好、传承好优秀传统水文化,建设新时代水文化,是当代水利人的历史责任,是当代水利院校大学生的使命担当。开展水文化主题研学活动,旨在通过水文化实践和体验,让水利院校大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水文化知识,增强水文化素养,增进水利情怀,提升文化自信;同时,以新时代大学生之责任担当讲好浙江水故事,展示浙江水文化对“万年浙江”与中华文明的贡献,探索浙江水文化在全省“两个先行”中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二、研学活动的主题与内容

本次研学活动的主题是:品味浙水遗韵,探秘水旅精品。主要围绕今年初浙江省水利厅发布的八条“水旅融合”精品研学路线开展水文化研学体验活动。通过研学,近距离的感受和体验“水旅融合”的文化魅力,挖掘各条精品路线独特的水文化形态及其内涵;通过研学,宣传推广首批精品研学路线,思考谋划以精品路线为基础加强水文化宣传、弘扬的路径及方法;通过研学,深入了解掌握各条精品路线更好开展研学活动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设性意见;通过研学,梳理总结加快推进水文化建设浙江实践的经验与做法,思考加强水文化研究、讲好浙水故事的对策。

三、研学活动的方法与步骤

1、6月上旬,制定研学活动方案,明确活动主题、活动时间、内容形式和工作要求。

2、6月中旬,在我省两所水利院校开展研学活动志愿者团队招募工作,每个团队3名志愿者、1名指导教师。由各个团队进行申报,提出研学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经过评审,确定入选团队。

3、研学路线安排:八条“水旅融合”精品研学路线根据地域分布,划成4个组合路线(钱塘-绍兴、德清-安吉、浦江-金华、建德-衢州),每个组合路线安排4支团队、且每支团队确定组合路线中的1条精品路线作为重点,开展研学活动。

4、6月底前,开展研学志愿者集中培训,重点围绕研学的主题和内容进行相应培训,确保研学活动取得较好成效。

5、7-8月,各个团队深入研学精品路线开展形式多样的研学活动,以实地走访、现场考察、面对面交流、专家辅导等方式研学精品路线,在行、看、听、思的研学过程中,加深体验、促进感悟、提升水文化素养。

6、8月底-9月初,总结和成果展示。每个团队在活动结束后,各自进行归纳总结,最终至少提交2项研学成果:研学实践报告1份(不少于5000字)、精品路线宣传推广短(微)视频1份(3-5分钟)。

主办单位将组织开展优秀研学成果评比。对于入选研学活动的团队成员,由浙江水文化研究院颁发研学证书;对于获得优秀研学成果的团队及指导老师,由省水利厅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800元-2000元的物质奖励。优秀研学成果推荐在《浙江水文化》期刊、“浙江水文化”微信公众号刊发。

四、研学活动的组织与保障

1、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浙江省水利厅

承办单位:浙江水文化研究院

协办单位: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

相应地市县水利局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团委

2、工作分工:

1)省水利厅办公室:审定研学活动方案,发布研学活动通知,评比审定研学活动优秀成果,全面统筹指导研学活动的有序有效开展。

2)浙江水文化研究院,具体负责研学活动的组织实施,包括拟定研学活动方案、团队和指导老师的选拔和培训、研学体验活动的过程管理和指导、组织研学活动成果评审和研学活动成果展示,以及研学活动相关经费的筹集、使用、管理等。

3)相关地市县水利局,为研学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保障、活动指导,并对研学团队在区域内的交通出行、食宿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

4)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负责本校研学志愿者团队的招募和指导老师的推荐,负责组织本校研学团队按要求开展研学活动,为本校研学活动团队提供活动经费保障等。

5)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团委,负责本校研学志愿者的招募,将水文化主题研学活动纳入学校暑期社会实践,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制度、统一考核。


附件:浙江省首批“水旅融合”精品研学路线

建德“千年严州府 三江繁华驿”;绍兴“循千年运河 醉诗路越韵”;浦江“万年上山 浦江水仓”;衢州“源起阙里 水到衢成”;金华“山水田园,诗画梅溪”;德清“防风古国 人德水清”;安吉“苕溪之夏 韵动浦源”;“探涌潮奥秘 赏世界奇观”钱塘涌潮。


申请表下载:

“研学浙水文化,讲好浙水故事”活动志愿者招募-申请表(1).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