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水文化研究院(以下简称水文化院)源于2006年的水利经济研究所,与浙江省水文化研究教育中心(2010年省水利厅设在我校)合署办公。学校是浙江省水利学会水文化专委会主任单位和水利部科普委员会副主任单位,办公室设在水文化院。目前水文化院有专兼职研究人员近60人,其中副高以上或博士占50%以上,兼职(客座)教授或研究员10余名,水文化院先后获评省新型高校智库、国家水情教育基地、省非遗传承教学基地、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等。
水文化院一直以弘扬浙江优秀水文化为己任,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重点研究治水实践、水文化与水生态、美丽乡村建设等领域的学术前沿和一些重大现实问题,助力党政决策、助推区域经济、助跑乡村振兴。先后承担省重大文化工程《浙江通志》运河、海塘部分的编撰,承担国家社科、水利部、教育部、省社科基金、省自然基金以及地方政府等课题、咨询项目几十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厅级奖项10多项。出版水文化书籍教材10余部;制作完成省文化精品扶持项目动画评述片《浙水千秋》、动画片《中华治水故事》(全国第三届最佳动漫作品奖)。建有浙江水利历史文献库,收集整理数百册历史文献,涵盖明、清、民国等时期有关浙江11个地区的府志、县志以及与水利有关的古籍文献。
始终坚持“以水育人、以文化人”的理念,以水文化为主题,面向在校生和社会公众,推进教育宣传“进大中小学、进水利系统、进城乡社区、进影视媒介”活动。先后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二等奖、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银奖、省高校“十四五”重点教材、全国高校水利类教学成果一等奖等殊荣。水文化教育宣传覆盖了全省11个地市2000多个乡村、300多个社区和100多所中小学,构建起了“纵向贯穿全学段、横向贯通全时空”的育人新格局。